当地学者称,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重庆农村电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新华网发 李相博 摄 当地学者称,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重庆农村电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较小等问题之外,农产品品牌 ...
当地学者称,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重庆农村电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新华网发 李相博 摄 当地学者称,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重庆农村电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较小等问题之外,农产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不足等方面更值得重视。” 据重庆市社科院年初发布的《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在电商领域,以调味品为代表的重庆特色产业链初现规模销售,优势更加明显的新农人正在逐步成为网店主力。 与此同时,本土电商平台淘汰率高达84%,爆款商品缺乏成为制约重庆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原因。 上述《报告》举例称,近年来,以豆干类产品和灯影牛肉为代表的重庆特色农产品在淘宝网和天猫网上的销量都实现了一定增长,但体量距离成为爆款还远远不够。 一个可以对照的例子是,同样属于肉类产品,周黑鸭2016年来自网上渠道的收益就达到2.63亿元,而早在2013年,周黑鸭的线上销售额就已经逼近8000万元。“周黑鸭的触网时间非常早,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品牌效应。重庆农产品要想突破这个瓶颈,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业内人士分析。 此外,资本参与电商平台程度较低也成为重庆农村电商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重庆通过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中国邮政等大型电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改善了当地包括流通体系在内的电商发展环境。但本地电商平台发展仍面临考验。 近年来,农产品电商平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新宠”之一。仅2016年,就有8个农产品电商平台成功获得融资,其中上海的盒马鲜生获得阿里1.5亿美元投资。 相比之下,重庆本土电商平台多少显得有点落寞。除了恒客来获得了博恩科技1000万的投资之外,其他平台在2016年基本上一无所获。更加严重的是,“除了香满园等依托线下市场在小范围内开展业务之外,其他本地第三方平台业务量均不大。”《报告》显示。 长期关注重庆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重庆社科院副院长王胜曾建议,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在基于重庆本土情况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参考知名平台的做法,从农产品品控、货源组织、物流配送以及营销等各方面全面优化现有生态。 |